近日,一位女律师因一句关于“擦边直播”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事情源于一个独立律师在网上的发帖,他/她表达了对于当前律师行业困境的抱怨和不满。而在这位律师的评论下方,一位女律师的回复成为了焦点。她写道:“去做擦边直播吧!我律师收入5千,直播收入2万,没直播在上海活不下去。”
一开始,网友们对这位女律师的“擦边”直播言论持以玩笑和玩梗的态度,以为这不过是网络世界中的一句戏谑。
然而,当网友们深入探索并点击进入这位女律师的多个社交媒体主页和其他账号后,他们发现了不寻常的事实。这位女律师并非在吹牛,她确实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拥有众多账号。有的账号里,她穿着热辣暴露,舞姿妖娆。
有的账号里,她正襟危坐,穿着正装给网友普法。一边是正经办案的律师。
一边是擦边的美女。这种“反差感”,让她在网上收获了无数粉丝。
随着事态的持续发酵,众多网友和业内律师对此事件感到愤怒和失望。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在给备受尊敬的律师行业抹黑吗?面对公众的质疑和批评,这位女律师迅速出面回应并表达了歉意。在一段视频中,她眼含泪花,声音哽咽,解释自己当时只是出于玩笑,并没有真正鼓励同行涉足不适当的直播内容。她还坚决否认自己的视频存在“擦边”行为。
然而,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位女律师解释说,她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普法手段来吸引公众关注。她坦言,作为一位青年律师,面临着缺乏案源和经济压力的困境,因此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寻求突破。她表示,正是通过这些视频,她获得了一定的打赏和行业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上的焦虑。
然而,关于这位女律师是否真正“擦边”的问题,舆论却难以达成一致。事实上,她在过去的视频中曾亲自给自己的舞蹈打上了“擦边”的标签。
看到这一系列的事件进展,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面对众多同行的不满和举报,这位女律师表示她计划回到河南老家。以后大概率不会再出类似的视频了。有不满的,可以直接去司法局和律协举报。
对于这件事,我内心深感悲哀。这位女律师,背景堪称优秀。她曾是县里的文科状元,本科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这样的名校。在考研失利后,她仅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通过了法考,这足以证明她的才华和实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律师,在上海的月薪却仅仅5000元。这不禁让人感叹,即使拥有如此优秀的背景和实力,在这个行业中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但令人震惊的是,当她稍微“擦边”,穿着稍微暴露一些,她的月收入就能飙升到2万。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深思,为什么一个专业、有才华的律师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收入?
深圳律师协会的调查报告也揭示了这一行业的残酷现实:40岁以下的青年律师中,高达80%的人年收入在30万以下,其中57%的人年收入甚至低于15万,而30%的人年收入更是低于10万。这位“擦边”女律师,正是这30%中的一员。
律师行业其实也是一个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经验丰富、资源丰富的律师往往会抢走年轻律师的案子,而源源不断进入这个行业的实习律师也给年轻律师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像她这样在网络上“擦边”的女律师,还有很多很多。
很多人都在骂这个女律师,也在发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忽然想起前段时间那个被曝光的“律协实习生培训”事件。
身为一位资深女律师,她本应该是后辈们学习的楷模,引领他们精进业务,追求卓越。然而,她却在无意中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通过穿着和陪酒等方式来获取资源。这无疑是一种令人痛心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并不仅限于律师行业。在其他领域,我们也能见到类似的魔幻情况。
记得之前那位台湾的钢琴女老师吗?她以优雅的姿态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当她换上软色情的服饰,同样的曲子却获得了惊人的播放量,高达200万,收入也随之飙升。
甚至衣服越清凉,播放量就会更高。她的“成功”,立刻引得一众钢琴老师纷纷“效仿”。还有那些瑜伽老师的视频。你正正经经教别人瑜伽知识没人爱看,但你用点“手段”,一下子流量爆满。进来的人到底是学东西,还是另有所图,一看弹幕就知道。
驾校老师同样如此。之前某科目一教学老师,用黑丝+高跟鞋做“教鞭”。播了三天,直接涨粉三百万。播放量更是直接碾压同直播间其他主播。
更让人生气的是。她的出现,让网友对别的驾校老师态度极其恶劣。不是不停地要求“换人”,就是进行相貌羞辱。
不禁让人想问,你们真的是来上课的吗?驾校是这样,卖车也是一样。要么,就是在卖车的时候发出一些不可描述的声音,吸引巨大流量涌入。
要么,就是用黑丝脚去挂挡,让人产出不好的“联想”。一时间,人们难以分辨这直播间究竟是在卖车还是在“卖色”。
然而,正是这些采用“降维打击”方式的主播们,凭借着不符合常规的直播内容,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使得许多原本规范、专业的女主播们被边缘化,甚至失去了饭碗。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女主播,男主播们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以一位甘肃的男主播为例,他原本在直播间卖苹果,但视频内容一直反响平平。然而,当他尝试了新的直播方式——脱下衣服,下水直播后,人气立刻暴涨,直播间变得热闹非凡。
于是,观众们的呼声如潮水般涌向其他卖水果的同行直播间,纷纷要求他们效仿这种“擦边”行为。
“隔壁都下水了,你不下水怎么卖出去?” 这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不难发现这种把“擦边”当作“流量密码”的互联网现象,实际上在引导一个危险的方向——劣币驱逐良币。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些人为了快速获得关注和利益,不惜放弃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底线。然而,一旦有人跨过了这道底线,掌握了所谓的“流量密码”,其他同行为了生存和竞争,也不得不选择跟随。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整个网络环境变得乌烟瘴气,充斥着低俗、恶俗的内容,让人不堪入目。
有人可能会说,凭自己的本事,利用“流量密码”赚钱,有何不可?的确,在“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背景下,生存下来似乎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借口。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擦边”文化的氛围中,我们的后代将会面临怎样的影响?他们将如何理解知识和价值的真正含义?
更进一步的思考是,如果大家都选择通过“擦边”手段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我们的国家又将走向何方?白岩松曾深刻指出:“这个社会最大的危机是,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一旦人们失去了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底线,那么他们可能会为了利益而无所不为。
实际上,擦边行为只是一种短暂的逐利手段,当平台加强整顿,违规账号被封禁时,所有的努力和成果都将化为乌有,个体又将面临重新开始的局面。
真正的长远之路,不在于依赖“软色情”等擦边内容来吸引眼球,而是在于创新内容、传播有趣的知识和展现深刻的思想。这样的内容不仅能吸引观众,更能为他们带来价值,从而建立起稳定的受众群体和信誉。
人生确实存在两种模式:简单模式和艰难模式。当一个人习惯了简单模式,即依赖轻松的手段快速获利时,他们往往会难以切换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汗水的艰难模式。这是因为,一旦体验过轻松赚钱的快感,他们的心态和意志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他们难以再接受那种需要长期付出和等待回报的生活。
然而,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虽然捷径看似能迅速带来利益,但长远来看,它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人生选择了捷径,这条捷径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险”径,最终可能导致个人的失败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