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倪萍

倪萍谈母亲:童年被她伤害太深,放学小流氓跟踪我,都想跟他们走

“当时我们学校好多小流氓追着我,那时我就在想,要不跟他们走吧?只要不回家,去哪里都成。”

倪萍都66岁了,到现在还是没法放下当年母亲对她的伤害。她甚至说过,那时候为了能离开家,哪怕是跟着小流氓走她都愿意。

到底是多大的怨结,能让本该互相依靠的母女俩走到这步——感情生分,到现在都客客气气?倪萍妈妈当年到底对她做了啥?如今这对母女的关系又咋样了呢?

倪萍的童年

倪萍年轻的时候是真漂亮,长相明艳,气质又大方,尤其往台上一站主持节目时,那股劲儿特别吸引人。

可谁能想到,这么明媚阳光的外表下,竟藏着一段让人听着就心疼的过往。

倪萍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条件不算好,上面还有个哥哥叫倪志涛。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基本没感受过父爱是什么滋味。

没父爱已经够让人难受了,更糟的是,她连 “母爱” 都没怎么得到过。

倪妈妈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 “重男轻女” 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受这影响,她对倪萍总是百般看不上,唯独对儿子上心。

父母刚离婚那会儿,倪萍还小,妈妈说自己一个人养不了两个孩子,就把她扔给了姥姥,毫不犹豫地带走了儿子。

姥姥年纪大了,哪能好好照顾倪萍?祖孙俩往后咋过日子?这些妈妈都没放在心上,甩开倪萍,就像甩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

还好,姥姥是个特别疼人的好姥姥。倪萍缺的那些父爱母爱,全被姥姥给补上了。

姥姥不光细心把她拉扯大,还教她做人的道理。倪萍在自己写的《姥姥语录》里,就含着泪提到过:姥姥为了给她买鸡蛋补身体,把自己的银镯子嫁妆都卖了。

也难怪倪萍会说自己有两个妈 —— 亲生妈妈 “丢” 下了她,姥姥这个 “妈妈” 却把她给治愈了。

可随着倪萍慢慢长大,乡下的教育条件跟不上了,姥姥年纪也大了,实在没办法。小学的时候,倪妈妈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

本来以为跟妈妈一起过能是个幸福的开头,没成想,这倒成了她被伤害的开始。

倪萍说,自己回妈妈身边后,总遭冷眼。就说那时候家家都用肥皂,一般家里都有一块正常用的大肥皂,还有块快用完的小肥皂。

每次她拿起大肥皂,妈妈总会冷嘲热讽,斜着眼质问:“怎么着?小肥皂就不是肥皂了?”

这时候,倪萍就得乖乖放下大肥皂,拿起小的用。虽说都是小事,但总被妈妈这么冷淡对待,日子久了,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更让她失望又难过的是,妈妈对她和哥哥总是两样对待。

那时候她和哥哥都在长身体,家里每天都有苹果吃。每次哥哥拿的都是又大又圆的好苹果,倪萍看着也想拿一个,妈妈就会质问她:“怎么?烂的就不能吃了?”

倪萍说,在妈妈身边,她就没吃过一次好苹果,每次分到的都是烂了个洞、不削皮根本没法吃的那种。

明明都是妈妈的孩子,待遇却差这么多。哥哥能得到妈妈满满的爱,她却连个好苹果都捞不着,就因为她是个女孩。想想也知道,倪萍心里得多失望、多委屈啊。

久而久之,倪萍对这个有妈妈的家越来越抵触。放学就不想回去,就算不情愿地回了家,写完作业也会故意找事做,比如再写个四五篇作文,目的就是想躲开妈妈,少跟她打交道。

到了青春期,倪萍出落的亭亭玉立、美丽大方,所以每次放学,总有一些小流氓悄悄跟在她后面。

一般小女孩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很害怕,回家告诉妈妈,该怎样保护自己,可倪萍当时却绝望地想:要不就跟那些追自己的小混混走算了,只要能不回家,去哪都行。

幸好那时候她只是想想,没真这么做。但她想离开这个家的念头一直没断。后来总算赶上机会,山东有个艺考,她二话不说就报了名,跟着去学校学习,才算彻底离开了家。

倪萍和妈妈近状

倪萍后来的情况估计多数人都有所了解,上大学、做主持人、成为名人。随着事业不断上升,她离家和母亲也越来越远。

因为小时候跟妈妈关系就不算好,所以老了之后虽说缓和了些,但她和哥哥对母亲的态度,还有母亲对他俩的差别,其实一直都在。

倪萍说,她和妈妈现在只剩下 “客气” 了。妈妈见了她,会说些客套话,摸摸她的手、拍拍她的头,念叨一句 “你又瘦了”。

就像倪萍跟妈妈说要去杭州出差,妈妈也只会说句 “慢点走”。用倪萍的话说,就是客气得让她觉得不自在。

但妈妈对哥哥就完全不是这样。哥哥会亲昵地拉着妈妈的手拍照,发到群里说 “看,我和妈妈的手一模一样”,这时候妈妈总会笑得特别开心。

看来,就算到了老年,妈妈对她和哥哥还是两样心,倪萍对妈妈的感情也跟哥哥不一样。她说,像哥哥发的那种照片,她是绝对不会发的,打心底里就抵触。

倪萍以前还说过,要是有下辈子,她既不想要爹娘,也不想要孩子,更不想有家庭。

看得出来,哪怕到了老年,母亲当年带来的伤害,她还是没能彻底放下。倪萍现在的状态,也正应了那句话:童年的阴影,可能要用一辈子去治愈。

不过还好,倪萍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如今 66 岁的她,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变得越来越沉稳,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希望她能慢慢看开,让那些过往的伤害淡一点,再淡一点,能对过去彻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