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皆可成为流量密码的当下,一条网红在户外展示瑜伽高难度动作的视频,如一颗投入舆论深潭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视频中的她,身处风景如画的野外,本应是一幅人与自然、运动与和谐交融的美好画面,可评论区却被“擦边”“博眼球”等尖锐词汇攻占,让人不禁陷入沉思:瑜伽这门古老而纯粹的修行,何时在网络的放大镜下变了味?
视频里,网红身着极为紧身的瑜伽裤,每一个动作,身体曲线都被毫无保留地勾勒,敏感部位若隐若现,挑战着大众视觉的边界。做伸展动作时,她故意放慢节奏,像是时间被拉长的慢镜头,长时间维持着一些引人遐想的姿势,配合精心打造的妆容与发型,整个场景与其说是一场对瑜伽技艺的虔诚展示,不如说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性感表演” 。
回溯瑜伽的起源,它诞生于古老的印度,是一种将身体、呼吸与心灵深度融合的修行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瑜伽承载着人们对身心和谐、精神升华的追求,从冥想、呼吸法到各种体式,无一不是为了帮助修行者实现内在的平静与自我超越。在传统的瑜伽观念里,瑜伽垫是一方神圣的净土,是修行者与自我对话、探索身体极限与精神世界的私密空间,而如今,部分网红却将其变成了流量角逐的名利场。
从网红自身角度剖析,这种“挂羊头卖狗肉”行为的背后,是对流量与热度的极度渴望。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浪潮中,“吸睛”成为内容传播的核心要义。普通的优质内容如同在浩瀚星空中闪烁的微弱星辰,极易被淹没,而擦边内容却似夜空中的烟火,凭借强烈的感官刺激瞬间抓住大众眼球。一些网红在激烈竞争中迷失方向,选择剑走偏锋,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与视觉本能,将瑜伽作为吸引关注的工具,全然不顾瑜伽原本的内涵,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沦为低俗商业化的展示品。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无疑在这场“擦边瑜伽秀”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平台为了追求流量与商业利益,其推荐算法倾向于那些能引发高互动、高热度的内容。擦边视频凭借其话题性与争议性,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点击、点赞与评论,进而被源源不断地推送到用户首页,形成恶性循环,让这类不良内容在网络世界肆意蔓延。
这股打着瑜伽旗号擦边的歪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的。真正热爱瑜伽的群体,看着自己心中神圣的瑜伽被如此亵渎,内心满是失望与无奈。大众对瑜伽的认知被严重扭曲,瑜伽不再是那个能带来身心滋养的修行方式,反而与低俗、擦边画上了等号,其纯粹的形象被抹黑。
网络生态环境也遭受重创。大量擦边内容如同网络空间的“垃圾信息”,挤占了真正有价值内容的生存空间。当用户打开视频平台,映入眼帘的尽是这类低俗内容,真正的瑜伽教学、文化传播视频却石沉大海,网络世界变得浮躁、低俗,失去了本应有的知识传播与思想交流功能。
而青少年群体,无疑是这场不良风气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正处在价值观与判断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长期接触这类擦边内容,会让他们误以为通过低俗手段获取关注是可行之道,从而忽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与品德的修养,陷入追求表面虚荣与低俗趣味的泥沼,偏离健康成长的正轨。
改变这一乱象,需要平台、网红与大众三方共同发力。平台要切实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标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相结合,对擦边内容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一经查实,立即限流或下架。同时,优化算法推荐系统,减少对擦边内容的曝光,加大对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内容的推荐力度。
网红作为内容创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回归创作的初心。用专业的瑜伽知识、真诚的分享态度,为观众带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传播瑜伽的正能量,而不是沉迷于靠低俗手段博一时眼球。
广大网友也要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与审美水平,对擦边内容保持清醒的认识,不盲目追捧、点赞、评论与转发,让擦边内容失去赖以生存的流量土壤。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低俗内容说“不”,网络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净化。
这场关于“瑜伽擦边”的争议,是流量时代网络生态的一个缩影。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流量与关注的道路上,绝不能以牺牲内容的质量与价值为代价,更不能突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唯有坚守初心,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才能让网络世界成为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促进交流的美好家园,让瑜伽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应有的光芒 。